一、工程概况
大燕河特大桥桥梁的墩号为0#--173#墩,需调整支座的墩为3#墩、25#墩。病害支座为3#墩 CJQZ-L-4000-DX-0.1g 3块、25#墩CJQZ-L-4500-ZX-0.1g 2块,合计调整支座5块,顶升2个墩台,最大顶升量不大于1cm。
扰动值理论计算式:
L---------------顶升梁体长度m;
L1-------------支座中心距m;
L2-------------支座中心到梁边距m;
h1------------顶升高度m;
h2-----------扰动值m;
L1/h1=L2/h2;h2=L1/h1*L2
在顶升高度不大于10mm情况下,对相邻墩柱扰动小于0.2mm,处于安全范围。
大燕河特大桥共173跨,其中25号桥墩小桩号方向,即(35+50+35)m连续梁边墩支座为两块CJQZ—L—4500—ZX—e—100—0.1g,经现场实际考察,两块支座都存在上座板和下座板纵向相对位移量为98mm、104mm,且上座板和梁底预埋钢板之间填塞很多不规则的钢板,影响支座受力和支座的寿命。
现场考察照如下:
线路左侧纵向支座偏移情况
线路右侧纵向支座偏移情况
线路右侧纵向支座上钢板夹有薄钢板
线路右侧纵向支座上钢板夹有薄钢板
拆除支座、凿除灌浆料
当梁顶升达到要求高度后,顶升系统进行调平,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情况下,关闭顶升系统,使千斤顶自锁处于保压状态,再增设临时支撑。
拆除支座的固定螺栓,用倒链横桥向牵引支座,把支座从垫石上拉出来,放到垫石外侧提前制作好的支座平台上,用吊车把支座吊下来。
把预埋套筒用纤维袋保护好,防止凿除灌浆料时把螺丝孔堵塞。用电镐和角磨机等电动工具凿除和打磨灌浆料。
除垫石内套筒重新定位并浇筑
把两块支座垫石里面预埋的8个预埋套筒都拆出来,从垫石的侧面用水钻打垫石。以支座上钢板现在的位置为基准,重新安装支座下座板,使支座的中心线对正,调整其纵向位移超过位移量。用灌浆料把预埋套筒重新浇筑。
工程施工照片
安装支座、浇筑灌浆料
待预埋套筒灌浆料达到强度后,垫石顶面用吹风机彻底清理干净,重新固定支座。
并检查标高。
用木板支模,长、宽分别大于支座下座板边长15-20cm,模板高度超过支座下座板顶面2cm。用电动搅拌器在铁桶中按比例搅拌灌浆料,从模板的一侧往里倒灌浆料,另外一侧观察。直至灌浆料从另外一侧完全溢出。
落梁
待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,由技术人员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,拆除临时支撑,撤压落梁,直至液压表压力为零,把力全部转换到支座上。
复测标高、拆顶升系统、清理施工现场
复测原标高数据、测量支座安装高度、达到设计要求后,拆顶升系统、千斤顶及所有辅助设施,清理施工现场杂物、垃圾,最后恢复围栏。
大燕河特大桥共173跨,其中3号桥墩为0#-3#号墩3*24.5m四线道岔连续梁与3#-6#号墩(24.8+24.9+24.8)m四线变宽道岔连续梁的边墩,其墩顶支座布置情况图一。
大燕河特大桥3#号墩支座布置平面图
现场实测各处支座偏移图片及数据如下:
(1)1号支座为多向支座,其①纵向偏移情况:
左侧(4mm) 右侧(15mm)
纵向偏移方向为小里程侧,偏移量为(4+15)/2=9.5mm。
②横向偏移情况:
大里程侧(2.5mm) 小里程侧(8mm)
横向偏移方向为线路左侧方向,偏移量为(2.5+8)/2=5.25mm。
③上下钢板距离情况:
点号顺序示意图(下同)
1号点(88mm) 2号点(94mm)
3号点(95mm) 4号点(91mm)
通过水准仪测量数据,以下钢板1号点为基准点,1号支座下钢板1-4号点相对高度为(0,未测,1mm,-1.5mm),故1号支座转角度纵向最大偏移角1-4号点=3/620=4.8‰,横向最大偏移角1-2号点=6/360=16.6‰,斜向最大偏移角1-3号点=7/632.5=11.1‰。
(2)4号支座为多向支座,其①纵向偏移情况:
左侧(9mm) 右侧(10mm)
纵向偏移方向为小里程侧,偏移量为(9+10)/2=9.5mm。
②横向偏移情况:
大里程侧(5mm) 小里程侧(0mm)
横向偏移方向为线路左侧方向,偏移量为(5+0)/2=2.5mm。
综上数据分析1号支座(即大里程左侧)与8号支座(即小里程右侧)偏移量超出规范要求,需进行整改;4号支座(即小里程右侧)偏移量满足规范要求,但上钢板存在轻微变形,亦需进行整改。
根据上述情况,决定对0#-3#号墩3*24.5m四线道岔连续梁3号墩右侧支座(1个),及3#-6#号墩(24.8+24.9+24.8)m四线变宽道岔连续梁3#左、右支座(2个)进行更换,两座连续梁分两次进行,整体同步顶升3墩单侧上部结构,重新安装支座。
根据相关图纸、标准规范及多年的施工经验,本工程采用支座上方凿除梁底压力注浆找平,支座下方标高下放的处理方式。首先搭建施工平台,布置顶升系统,然后采用同步顶升的方式顶起桥梁,加垫临时支撑,将支座取出,处理支座砂浆层、垫石及支座下座板预埋套筒,处理完毕后安装就位支座,然后用螺栓将整个支座固定在梁底;支座安装完毕后,泄压落梁至设计标高,观察测量,在支座上下座板四周支立模板,浇筑支座专用灌浆料,待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,拆除液压顶并清理现场。
施工总体工序为:搭建施工平台→布置顶升系统→梁体顶升→取出支座→凿除支座支座上板混凝土,垫石砂浆层及支座下座板预埋套筒处理→安装就位支座并紧固到梁底→泄压落梁至设计标高→观察测量、支模浇筑灌浆料→泄压→撤顶并清理现场。
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,梁体同步顶升所选用的顶升设备,取用计算抬升重量的1.5倍以上作为选取设备的依据。为保证桥梁安全,本次采用处理墩柱同步顶升的方法,控制顶升高度为10mm。
顶升及混凝土局部承压受力分析
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、施工方法
(一)更换支座的准备
①准确测量台帽与梁底的有效操作空间,以确定使用专用液压顶的规格和布顶方法。
②为确保安全,准确计算梁体结构物重量,确定布顶数量,原则上采用布顶顶升重量是梁体及附属结构物总重量的1.5倍以上。
③准确测量支座的组装高度及该处的标高,并作详细记录。
(二)更换支座的施工步骤及要点
1、25#墩CJQZ-L-4500-ZX-0.1g,做纵偏移。
施工步骤:搭建承重平台→布置顶升系统→取出支座→凿除支座支座上下板混凝土,垫石砂浆层、用水钻从垫石侧面打孔,拆除支座下座板预埋套筒处理→纵向移动下座板预埋套筒→以支座上钢板为基准,套筒与垫石钢筋焊接定位、调平→安装就位支座并紧固到梁底预埋套筒→泄压落梁至设计标高→观察测量、支模浇筑灌浆料→泄压→撤顶并清理现场。
2、3#墩CJQZ-L-4000-DX-0.1g
施工步骤:搭建承重平台→布置顶升系统→取出支座→凿除支座支座上下板混凝土→更换就位支座并紧固到梁底预埋套筒→泄压落梁至设计标高→观察测量→泄压→撤顶并清理现场。
(1)搭建施工平台
利用桥梁安装好的检查平台做为施工平台。
(2)布置顶升系统
根据梁体荷载及桥梁的受力特点,在墩顶盖梁处均匀布置顶升专用液压顶组(100t),梁底与液压顶间安装顶升专用垫板,以增大液压顶与梁底间的受力面积,接通高压油路,调试液压控制系统的输油管道,检查油管密封情况。施工时安装百分表,以准确测量梁体顶升高度的变化。
(3)梁体顶升
a.顶升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及主要原理:
系统是由液压泵站、压力传感器、液压千斤顶组成。
b.顶升系统顶升过程操作步骤
①各泵站、分配器、液压千斤顶已连接完毕;
②发电机供电,用万用表测试电压。
③试泵站电机正反转(连接泵站右侧上下接头)。
注:预顶压力设定值为:最佳设定值为实际荷载的50%左右。
c.预顶液压顶
接通桥墩布置的液压顶,在专业人员的统一指挥下,启动液压控制系统,使垫板和梁底紧密接合,以调整液压顶上下垫板间隙,完成正式顶升前的预顶。
d.整体顶升
预顶完毕后,作好记录、测量及测点布置工作,读取液压表、百分表的数据,并以此时的数据作为初始的“零”状态数据,并将百分表的数据重新调零。启动液压控制系统按照每分钟0.1-1mm的上升速度开始顶升,顶起高度达到1mm时,停止顶升,由专业人员观察梁体微小变化及顶升设备的运行情况,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恢复;经专业人员检查无误后,继续顶升,当顶起高度达到3mm时,停止顶升,加垫临时支撑,由专业人员对顶升设备进行系统检查,并采集位移数据,与理论计算数据复核,如果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吻合继续上升,否则应立即查找和分析原因。
(4)取出支座
在顶升系统保持恒定压力情况下,当临时支撑的稳定性满足要求后,采集百分表的位移数据,如果下移量在1mm之内,且不影响支座的拆取与安装,将支座取出。
(5)凿除支座上板混凝土,垫石砂浆层及支座下座板预埋套筒处理
用电锤凿除支座上方梁底偏压混凝土,梁底混凝土凿除量须经现场测量后,根据支座上板偏压情况确定,支座下板砂浆层,根据砂浆层厚度确定支座垫石凿除厚度,处理完毕后进行下一道工序。
(6)安装就位支座并紧固到梁底
将支座安装就位,对上板进行抄平,拧紧支座上锚固螺栓,将支座整体固定到梁底。
(7)泄压落梁至设计标高
所有支座更换安装完成后,由技术人员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,拆除临时支撑,开始缓慢泄压落梁,直至设计标高,加垫临时支撑。
(8)观察测量、支立模板浇筑灌浆料
由专业人员观察支座的动向及梁体的变化,采集位移数据及新支座的残余值,并与原测量值进行校核,如有异常及时调整。梁体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,在支座下座板四周支立模板,模板要求平整、牢固,防止漏浆。模板支立完成后开始对支座上下板灌浆,采用支座专用灌浆料,凝固所需时间短、高强度无收缩。
支座灌浆料是一种高品质高性能改性水泥基灌浆材料,由于采用了多种高性能添加剂,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,能够自流找平,可操作时间长,完工后表面光滑平整,克服了传统砂浆所产生的不平、